米乐m6摘要: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在其发生、生长直至消亡的过程中,旧建筑的文化特质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慢慢显现出来。现如今,我国的历史建筑保护已经得到从政府领导直至广大市民的共识,然而,很多历史建筑、街区和城市的保护还是困难重重,步履艰难,主要都是遇到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1964年诞生的国际公约《威尼斯》中明确指出,“为社会公益而使用文物建筑,有利于它的保护”。英国历史建筑及遗址国际委员会原主席,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文物保护顾问费尔顿博士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表了一篇名为《欧洲关于文物建筑保护的观念》的文章中指出:“维持文物建筑的最好方法是适当的使用它们。最好是按照它们原来的用途去使用。”同样,法国建筑理论家亚当.杰迪德在一篇题为《理解与创造》的论文中指出“如果历史建筑拥有未来的话,那么从根本上说,其未来就在于改变和转换历史建筑自身,以适应新的需求。”从这两个观点中,我们不难得到这样的信息:一、对历史建筑进行适当的再利用,是保护历史建筑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二、在再利用过程中延续历史建筑原有的用途,会达到最理想的保护效果。然而在再利用的过程中中断某些历史建筑的原有用途将其改作他用,同样不失为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另一种方式。
近年来,旧建筑的改建及重新利用已经成为建筑界一个越来越受重视的话题,旧建筑被重新界定身份,被赋予新的内容,产生新的价值,许多优秀的作品都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喜欢。米乐m6
为迎接美国独立200周年而建造的富兰克林纪念馆,位于费城的一个小巷附近。这里是美国最古老的一条街道,有18世纪美国城市的特点。富兰克林纪念馆建筑在富兰克林故居的遗址上,纪念馆的主入口沿着城市老街,通过门洞才能进入纪念馆的内院。主体建筑在地下通过一条缓缓的无障碍坡道可进入地下展馆。展馆以各种形式展示了富兰克林一生的丰功伟绩,并且免费对外开放。富兰克林纪念馆的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它没有采用人们惯用的恢复名人故居原貌的做法,而是将纪念馆建在地下,地面上为附近居民开拓了一片绿地,以改善小区环境。米乐m6为了保留人们对故居的记忆,纪念馆采取了两项措施:其一是以一个不锈钢的架子勾勒出简化的故居轮廓,文丘里戏称之为“幽灵构架”,这是高度抽象的隐喻做法。其二是用铺地显示故居建筑平面布局,并将故居部分基础显露,显露的办法是运用展窗直接展示给观众,并配合平面布置图及文字说明,介绍基础在故居中的位置和功能,这种方式同样可以使观众对故居的原貌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更精彩的则是展示基础的展窗同时也成为绿地中不可缺少的现代雕塑。这个设计极具创造性。展示的基础是真古董,颇有些考古发现的味道,更加引人入胜。“幽灵构架”是符号式的隐喻,甚至有些明喻。而纪念馆埋入地下,地上用于绿化的做法则是兼顾历史与环境的绝妙构思。
二、在动态保护的过程中中断某些历史建筑的原有用途,将其改作他用,同样不失为历史建筑保护的另一种方式。
工业遗址是比较复杂的文化遗产。一方面,这些遗产已无法使用而成为沉重的负担。另一方面,这些遗址又曾是物质现代化的代表,它们带来的结构和建造的过程造就了我们所继承下来的这个环境。如今,这些遗址,在大规模发展的潮流下显得尤为脆弱。其中,一些工业遗址通过复兴的创新计划成功地抵住这股潮流的入侵。将废旧工厂改建为新的艺术建筑,不仅提供了一种建筑思路,而且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商业方法,从而使人们清楚地看到老建筑在当今经济社会中所蕴含的巨大生命力 。
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格曼内斯公园位于帕哈莱尔林荫大道附近。场地原来是一座火力发电厂,电厂被废弃后,接近城市中心区的这个地块,被改造成一个办公楼和一个富有特色的公园。建筑师将电厂的三个烟囱保留,组合到办公楼的空间布局设计中,烟囱作为原来历史地段特定的标志符号,突出建筑和公园的个性;此外,电厂中的许多机器部件、电力传输设备都被重新利用,作为环境雕塑小品精心地组织到公园的环境设计之中,创造出令人难忘的场所感。
曾经显赫一时的798工厂,是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厂区所在地,属典型的包豪斯建筑风格,采用现代先进工艺和现代设计手法设计厂房。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各厂均出租部分闲置厂房以度难关。一些具有超前眼光的艺术家发现这片被埋没的宝地,对那些包豪斯风格简洁明了的旧厂房稍加改建,这些破旧的厂房就成了艺术家聚会地,带有浓郁气氛的口号“万万岁”被保留下来,成为那个年代的见证。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今天我们还能看到混凝土柱子拆掉以后的痕迹,纹理清晰可见,不能不让人为它们的复兴感到高兴。米乐m6
由于旧工业建筑空间的连续性很强,高大,宽敞,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约束性弱,易于分割大空间与小空间,通常通过艺术家聚居地、展览馆等文化产业实现建筑功能更新。旧工厂改建为艺术馆的功能价值体现出:旧工业建筑的功能转换由于建造方式和结构的特殊性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对于历史建筑的改建,不仅要注重保护、修复,还需要建筑师、规划师们用新的环境概念来精心设计、改善,使之适应当今生活的需要。即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上要充满时代的气息。
什刹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曾是南北大运河北段的起点,南北大运河船运业的繁盛,带动了鼓楼大街一带成为繁华的商业区,什刹海成为元、明、清三代城市规划和水系的核心。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什刹海积淀了上至皇亲国戚、士大夫下至普通百姓的深厚的各阶层文化。这里的胡同和四合院组成了老北京的风俗文化,沿着什刹海迤逦的河沿四周,形成了不规则但密如织网的网状胡同。
以保护为主、适当添建与改建,是目前各国历史地段保护中普遍采用的方式:保护区内基本保留原有的街区格局和原有建筑物,房屋内部允许进行改造,但建筑物外立面应严格维持原有风格。
什刹海的改建就充分地体现了时代感。改建既保持原有胡同四合院的建筑风格、建筑色彩、基本格局,又适当调整院落及主要建筑尺度,以适应现代人生活的功能要求。改建过程中对沿湖的130多家酒吧进行外立面仿古修缮;实施电线入地工程;恢复德胜桥历史景观等。整治、改造、升级的同时,很多老景观也得到了恢复和完善。后海水面的四周林立着各种酒吧、餐厅和古韵商铺,夜晚,这里人潮攒动,青砖灰瓦,硬山顶式的仿古屋顶都映衬在什刹海的湖光水色中。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北京市民休闲、聚会的绝佳之地,外地游客和国外友人来京也必定会来此领略这古今交错的什刹海风光。
北京的很多老胡同可能将要或正在面临拆除的命运。我们应当重新审视这些旧建筑,他们被重新定义后原有价值也将被重新诠释,成为可以满足现代生活需要的宝贵场所。既实现其经济价值的转移,又体现其文化价值的延续;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负责。
现代城市规划在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的研究中,应做到:强调发展与保护的统一,寻求保护、利用和发扬的结合;强调动态的保护,寻求城市历史传统的延续;强调保护和现代城市功能的和谐,寻求多模式的保护方法。